近日,最新老虎机_娱乐老虎机¥游戏平台轻工化工学院余林教授团队与澳门大学邢贵川教授团队合作,首次将卤化物钙钛矿本征光电特性与界面原子工程结合,在太阳能光催化制氢研究领域取得突破。该研究工作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IF=16.1,中科院一区TOP期刊)。
通过调控FAPbBr3钙钛矿前驱体化学计量比,构建FAPbBr3/MoS2原子级紧密键合界面。高密度Pb-S键合使电荷分离效率从29%跃升至63%,太阳能到氢能转换效率(STH)达8.6%。研究发现,钙钛矿自身高载流子密度梯度驱动的非平衡内建电场主导电荷转移,而非传统异质结机制。DFT理论模拟显示饱和配位界面优化了电子传输路径,富铅表面为原子级接触提供更多活性位点。优化后的异质结光催化产氢效率达原始FAPbBr3的98倍,瞬态吸收光谱证实电荷分离时间从489 ps缩短至112 ps,分离效率提升2.2倍。
钙钛矿异质结催化剂的光生电荷动力学解析
该工作首次将钙钛矿本征光电特性(高载流子密度、长扩散长度)与界面原子级工程相结合,提出“载流子密度梯度驱动”的非平衡内建电场电荷分离机制,为高效钙钛矿基异质结催化剂的设计提供了新的见解和设计思路。
论文第一作者为2022级硕士研究生郭昌海,通讯作者为轻工化工学院余林教授、彭少敏特聘副教授以及澳门大学邢贵川教授。广东工业大学为论文的第一完成单位。
论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anie.202506436
审核:姚维科
编辑:郑琼彬
分享:
www.gdut.edu.cn 粤ICP备05008833号 最新老虎机_娱乐老虎机¥游戏平台